
近日,县诗词楹联协会深入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文艺谷)开展景区宣传推介采风创作活动。中国作协会员、市文联名誉主席、市作协主席王琼华参加活动并与采风作者进行了创作交流。
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我县东南部,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的旅游金三角地带。公园划分为九龙奇岩、九龙飞瀑、九龙戏水、九龙觅仙、热水温泉五大景区,内有景点82处,集山奇、谷幽、林深、水美、石绝、泉灵于一身,融特、雄、奇、险、幽、秀于一体,天象、森林、水体、地质和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南岭植物王国,华南第一氧吧”。这里有2800多种植物,其中以“汝城”命名的有汝城毛叶茶(汝城白毛茶)、汝城秋海棠等。
迎着霏霏细雨,穿越流岚雾霭,我们开启了今天的采风创作之旅。
约行20分钟左右车程,公交车颠簸踅至一条乡间砂石路。山道弯弯,路径窄滑,车子小心翼翼驶至不能再走之处,我们遂下车撑起雨伞开始了首个行程——雨中漫步茶盐古道。许是老天要考验我们的户外采风意志吧,此时的雨点越来越密,越来越大,而要真正到达茶盐古道还需走两三华里的泥泞路。
诗友们的鞋面很快被飞溅的雨水打湿,近半个身子也遭雨水浸透。想着先民们肩扛风雨、脚量希望夜以继日往返于湘粤茶盐古道,步履维艰挑着一家子的生计活路,这点雨水算什么呢,我们互相鼓励着继续前行。
茶盐古道是明末清初以来汝城通粤达海的主要交通要道,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勤劳朴实的汝城人民一条扁担闯江湖,风餐露宿踏征程,将本地的茶叶、茶油、药材、石灰等土特产,经古道运到广东,又从广东挑回食盐、布匹、煤油等日常生活物资。
当我们歪歪斜斜的脚步终于触摸到茶盐古道片鳞只爪时,但见枝丫横陈、藤蔓缠绕,堪堪把古道严实遮住。乌青黑亮的鹅卵石一排排整齐镶嵌在地面上,延伸向远方,仿佛默默诉说着曾经的人事沧桑,曾经荣耀辉煌。登至山谷口,我们看到了突兀而立的腊岭古凉亭、太平古隘口,它们全由麻石条垒砌而成,方圆有形,棱角隐现,古朴厚重,青苔古藤点缀其间,倍增悄怆幽邃意境。古道几经山体滑坡塌陷磨难,或被而今机耕道切割覆辙,现变得断断续续,若有若无,但仍顽强凸现于人们面前。我们目视其宽不足1米,狭窄得连两个人相对而过都会擦肩,挑着重担沿着这样的羊肠小道翻山越岭,先民们个中艰辛可想而知。如今,国省、县乡、村组道四通八达,厦蓉、武深高速呈十字形交错于汝城境内,茶盐古道早已闲置不用,渐次隐没于深山老林中,与之相依相伴的,是青树翠蔓环合层叠,是鸟语虫啾嘤嘤叠韵,是邻近农家放牧的一群群牛羊,间或有人访幽寻古到此驻足,唯留下一声声概叹。
车子驶过景区南大门,沿着一道道沟壑山谷逶迤穿行,近40分钟路程后,人群里突然爆发一阵欢呼,“爱到直河不后悔,轻捻梦纱迷九龙。” 哈,我们热切盼望中的直河观景台立马闯入眼帘。凭栏眺望,两岸青山频频顾,一江碧水缓缓流,波光潋滟烟云渺,苍茫尽处不见湾。这是九龙江公园新开发的景点,亦是一个流金叠翠、云雾迷蒙、真情宣泄、寄寓情感的浪漫高地。爱到直河不转弯,不负君来不负卿。意乱情迷之际,仿佛得见一位肩披飘逸丝巾,身着绿色绸缎的素雅女子盈盈而至,怎不叫我们诗兴勃发直呼快意呢!
记得去年九龙江公园管委会曾于县诗词楹联协会群里广泛征询直河景点广告语,各位诗联好手纷纷应和,“爱到直河去,九龙碧水飞”“直上云河去,同游龙世界”“初恋九龙永念记,爱上直河醉忘归”“直河通仙境,九龙乘雾来”“直河梦里人,九龙驾云来”“直河与你同浪漫,直河与你同放旷”……他们或直抒达胸意,或九曲绕指柔,或倾吐浪漫事,或赞誉神仙境,极尽直河景点山水相连、诗情画意、雾霁漫溢、轻灵通透之美。此情此景酬胸境,踏破铁鞋见功夫,本地诗词大腕宋意心诗作《直河有吟》,“山崖瀑布因直躺,碧玉倾河炫眼眸。倘使李白今在世,佳诗无酒亦千轴。”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美女词人朱优凤一曲新诗“丝丝细雨润山清,袅袅江烟笼岸行。鹤唳一声冲破镜,鱼翻数尺跃荧屏。愁随落叶消春水,爱到直河览胜情。携友共君何处去,九龙文旅自相迎。”引发大家共鸣,是啊,亲情、友情、爱情、诗情,在一览无遗直河胜景前,我手写我心,尽可大胆吐露、吟哦心境哦。因为,直河是我们爱的诗意港湾,爱的情感家园!
从直河观景台出来,车子在盘山公路缓缓爬行了约2.5公里路程,我们来到了山高林密、层峦叠嶂、飞瀑鸣泉的野生白毛茶保护基地。探秘九龙江,我们不得不先说汝城野生白毛茶。它“始于冰川,盛于九界”,距今约200万年历史,树高两丈,叶大如掌,毛芽茸茸,在九龙江21万亩的原始次生林里隐隐现其靓影芳踪,是中国罕见珍贵的大叶类多茸毛野生茶树。从茶盐古道走来,它甫一亮相1997年巴黎名、优、新博览会,即获最高金奖(当时中国只有茅台酒和汝城白毛茶获此殊荣),惊艳了巴黎展会的一路时光。
走进基地入口,一个个黑色纤维大棚分列两边,中间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淙淙流过。大棚内,由野生保护区采制的毛尖和一芽一叶茶叶井然有序培植在一厢厢垄土里,人们精心为每个大棚编上白茶培育品种号,悉心观察长势变化,研究比对品质优劣,正谓长在深山育在雾里,尽情吮吸天地灵气,吐纳日月芳华。一阵微风袭来,棵棵小苗参差披拂,其青翠叶子微微向上张扬,好像调皮的童子向你招手示意,汝城人民以茶为媒、因茶兴旅、茶旅融合、共结“富缘”还得依赖这群小伙伴呢。
白毛茶是九龙江这片土地的古老“遗民”,基于其野生近缘的遗传保守性特征,俨然是我国茶树品种多样性留存独具特色的茶树基团库。走过万水千山、品过千山好茶的二十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团队来到九龙江后叹为观止,欣然提笔“汝城野生白毛茶保护区”,并寄予实施政研学产商联动,唱响汝城白毛茶区域公共品牌,更好造福汝城人民。
“玉液流香青草绵,汝城白毛醉茶仙”,置身青葱四溢的基地中,诗友们步履兢兢地观,喁喁私语地谈,惟恐惊扰白茶童子们的美梦。一位诗友喃喃复述着本地土专家的豪言,“提起茅台酒,大家都会想到贵州,而提起白毛茶,便是汝城!”斯言诚如是,汝城白毛茶多次荣获国内外金奖,2016年、2021年先后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誉为“绿色仙丹,茶中明珠”。
12点30分,我们到达景区深处的九龙瑶族村岭子头小山村,经过大半天的景区赏玩,大家不光“路长旅困惟欲睡,过午人渴漫思茶”,早就饥肠辘辘尽显疲态了。随游的九龙江公园管委会一位科长似乎看透了我们心中的“小九九”,热情邀约我们到茂林青竹掩映的民宿,为我们准备了几桌土味十足、汤浓汁美的丰盛农家餐,并备上热气腾腾的农家茶。表达谢意后,我们毫不客气入座大快朵颐,原生态的土鸡汤、甜麻菜、菌菇包等山野特色菜,直击我们味蕾,让人大饱口福。
吃饱喝足后,天空又挂起了细密的雨帘子,闻说将到今天最后的一站——天空之境打卡,我们有如打了鸡血般亢奋,撑着雨伞沿着村旁的步道欣欣前往。中国中铁定点帮扶的白毛茶基地错落分布于步道两边,雨雾中的茶林条块散布、新芽含露,清新透亮,远处的峰峦连绵若隐若现,宛如仙境。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登临天空之境。天空之境居于层层叠叠的梯田之上,感觉不知是哪位仙女游山玩水至此,乘兴梳妆打扮时不慎遗落明珠于此呢!站台而观,怀抱苍穹,这里翠竹林立,这里梯田成型,这里茶香漫溢,这里世外桃源喧嚣远,这里醉美瑶乡忘思归。置身其中,“镜”“净”天然一体,山光水色亦真亦幻,汝城新晋网红打卡点实至名归。
由于天公不作美,灰蒙蒙的天空之镜难以映像人们的蹁跹身姿。但我们仍然站上天空之境,整齐排成一队儿,向着浩瀚天空翘起了大拇指打酷合影。同行的几位美女诗友意犹未尽,纷纷摆拍或美目含情、或露齿大笑、或卖萌搞怪、或扭捏耍酷等各种神情动作,赢来同行诗友们阵阵掌声和怒赞声。
几位自负腿脚快的诗友,还沿着另一边彩虹步道上去,意欲造访同样闻名遐迩的神鹰石景观。可怜天地造化,神鹰昂首,惊空遏云,惟妙惟肖。我们大多数诗友此时已腰酸背疼,只能远远观之,望石鹰兴叹了。
返程途中,诗友们仍沉浸在九龙江公园“四面青山列翠屏,草木花香处处春”旖旎风光里,回味着有着“水上芭蕾镜中花”美誉的汝城白毛茶的鲜爽甘醇和香气奇清,愈觉心潮起伏,疲态顿消,谈诗作对,不亦乐乎。
诗友何奕德激情联咏,“春来冬去,鹰嘴石神游南岭;叶嫩芽新,白毛茶情系九龙。”诚然,我们如能充分利用汝城白毛茶独特的区域优势、自然资源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紧密结合国家4A级景区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游、休闲农业游、古韵风情游等文旅康养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娱乐休闲链,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和汝城白毛茶特色产业将共荣共生、各美其美,共同助力乡村振兴惠及人民,亦可为健康中国魅力中国贡献更多汝城元素。
责编:何慧
一审:李志
二审:郑玉波
三审:尹青山
来源: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勿忘!这些数字,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关于越南,一图了解→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总书记上海行|记者手记: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
下载APP
分享到